中国民族报 | 李树林:高校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四个维度-九游会体育线上平台

 中国民族报 | 李树林:高校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四个维度-九游会体育线上平台

新闻报道

中国民族报 | 李树林:高校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四个维度
发布时间 : 2024-03-19 点击量:

《中国民族报》3月19日第5版全文刊载我校党委书记李树林署名文章《高校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四个维度》,全文如下。

作者:□ 李树林

各族师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同上一堂民族团结教育课。内蒙古师范大学供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高等学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下简称“铸牢教育”)的重要阵地,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一重大要求进一步坚定了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推进铸牢教育的决心和信心,为办好高水平大学、建设“双一流”大学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须主动肩负使命和责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教育教学各领域全过程,全面开创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培养政治坚定、素质过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党的领导把舵领航

强化顶层设计,健全体制机制。成立铸牢教育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积极构建党建引领、多方联动、协同发力的育人工作机制。将铸牢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提高各族干部员工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坚持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讲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课,引导广大师生积极主动成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常态化纳入校党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以及各学院党组织、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学习内容,形成“领导干部领学,专家学者讲学,全校师生主动学”的学习热潮。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履行党建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考核、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作为干部选拔任用、人才引进、师德师风评价以及党员发展的重要标准,推动形成工作有部署、实施有方案、落实有步骤、保障有措施、效果有检查的长效机制。完善关于铸牢教育的制度规范和工作方案,并贯彻落实到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日常教育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直接联系广大师生的作用。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好故事,在共建共享中教育引导各族师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强大合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校指标体系,以争创示范校为目标引领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走深走实。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深刻认识铸牢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构建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广泛开展主题宣传,引导各族师生深刻认识“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发挥宣传阵地的强大功能,用好校史馆、展板、墙报、宣传栏以及广播电台、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各类线上线下宣传阵地,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丰富宣传教育形式,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优化升级,引导师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行动自觉。

以思想引领凝心铸魂

推进教学改革,夯实课堂阵地。把铸牢教育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抓手,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各民族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担当重任。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体系里融入铸牢教育,提高各民族学生的知识素养,厚植家国情怀,增强铸牢教育实效。聚焦学科优化调整,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将其从一门课程变成一套课程体系,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优势学科群;加强相关学科集体备课,引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打造一批优质课、精品课、示范课;进一步拓宽课程实践场域,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效衔接、有机融合。立足时代,从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中梳理提炼蕴含民族精神和时代主旋律的教学素材,将各族人民正在书写的时代故事、正在进行的伟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作为铸牢教育的宝贵资源,讲好中华民族反对侵略、团结抗争的革命故事,守望相助、团结进步的建设故事,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发展故事,不断拓展“大思政课”的价值内涵。聚焦教师层面,提升素质养成。教人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是开展铸牢教育的主体力量,要不断提升政策理解、知识掌握、自主教育学习的自觉性和教学能力等。在系统推进铸牢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把政治素养作为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提高教师政治站位,增强做好铸牢教育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打造教师发展平台,常态化开展教育培训,不断提升教师能力素质;完善现有教学质量评估、师德师风考核等评价体系,对高校教师开展铸牢教育的教学综合素养、育人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及时反馈评估结果,强化评估结果运用,提升教育成效和质量。

以文化育人浸润熏陶

注重环境育人,提升空间体验。校园公共场所是广大师生学习、生活、交往的主阵地,应注重发挥校园公共场所的文化塑造功能,通过建设主题公园,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记忆在公共空间中情景化呈现,增强各族师生的集体记忆和情感联结。充分利用图文声像等形式,将中华文化形象地展现出来,让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发挥数字化优势,通过视频、语音、图像等形式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现代技术,增强中华文化符号传播实效。推进实践育人,丰富载体活动。开展各具特色的载体活动,把各族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情景与经验融入活动过程。丰富活动内涵和形式,既要包含反映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更要体现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握当今大学生特点,让各族师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刻认识中华民族是经过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形成的相互依存、多元一体、高度凝聚的共同体。

以科学研究赋能增效

增强理论自觉,提升科研水平。加快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积极承担研究任务,努力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四个共同”,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变革科研范式,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所需,强化有组织的科学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着力构建科研创新工作新格局。打造学术团队,增强科研力量。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涉及民族学、历史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要围绕铸牢教育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聚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其中国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等重点方向组建专业研究团队。全面总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建设经验,加强对基地建设的科学规划和分类指导,稳步壮大研究队伍,支持创新团队建设,在相关人才计划中给予倾斜支持,推动基地建设提质增效。以问题为导向,坚持人民立场,充分发挥人才库、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智力支持。

(作者系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来源:《中国民族报》

编辑:燕书羽 初审:刘燕荣 复审:边建平 终审:王志强

网站地图